最近不少朋友反映,频繁接到催收公司的电话轰炸,甚至一天多达几十通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这种现象背后,往往是债务方逾期未还款,催收公司通过高频电话施压,迫使债务人尽快处理欠款。然而,部分催收公司为了提升回款率,采用激进手段,甚至无视法律规定,对债务人及其亲友进行骚扰,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。
根据《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》,催收公司只能在合理时间段(通常为早8点至晚9点)联系债务人,且不得使用恐吓、侮辱性语言。此外,未经允许,不得向债务人的亲友、同事等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。若催收行为超出这些范围,债务人可保留通话记录、短信等证据,向监管部门投诉或报警处理。
面对催收电话轰炸,首先应保持冷静,明确告知对方自己知晓债务情况,并要求其合法催收。若对方持续骚扰,可开启手机拦截功能,或向运营商申请“防骚扰”服务。同时,主动与债权方协商还款计划,从根源上减少催收压力。若遭遇暴力催收,务必留存证据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避免催收骚扰的关键在于合理管理债务。若短期内无法还款,应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,申请延期或分期。此外,可寻求专业金融顾问帮助,制定科学的还款计划。记住,逃避债务只会让问题恶化,积极应对才是解决之道。
下一篇:免费轰炸电话陷阱:风险与真相揭秘